工程項目中成本管理核心點
目前,我國建筑企業在項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導致成本支出大、效率低的不良情況。以下項目管理軟件供應商詳細分析了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項目經理經濟觀念不強。
大多數建筑企業項目部普遍存在一種現象,項目部各部門之間缺乏橫向溝通。也就是說,在項目內部,技術部門只負責技術和質量,計劃部門只根據項目進度進行定價。無論質量是否合格,材料部門只負責材料的采購和進場驗證。表面上看,責任明確,但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技術部門選擇可行但不經濟的方案施工,必然會增加成本;如果材料部門采購高強度、高價格的材料,即使材料使用沒有浪費,成本也無法降低。
2.未形成完善的責權結合的成本管理體系。
在成本管理體系中,項目經理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成本管理和項目效益方面對施工企業總經理負責。各業務部門主管和管理人員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限制和激勵與權利和利益分配相匹配的管理體系。然而,目前的建設項目成本管理體系并沒有很好地將責任和權利結合起來。一些項目部簡單地將項目成本管理的責任歸咎于成本管理主管,沒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例如,由于技術人員提出了科學經濟的施工方案,項目部節省了數十萬元。如果不給予表彰和獎勵,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挫傷,不利于進一步的技術開發,也不利于項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3.忽視工程質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長期以來,我國建筑企業未能充分了解質量與成本的辯證統一關系,或過于強調工程質量,對工程成本關注不夠,或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質量。雖然前者大大提高了工程質量,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質量的質量成本,使經濟效益不理想,企業資本積累不足;后者利潤指數可能很高,但由于質量不提高,會增加不符合質量標準的額外質量成本,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對企業聲譽產生了不利影響。
4.忽視工程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工期目標是項目管理的三大主要目標之一。施工企業能否實現合同工期是獲得信譽的重要條件。項目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證期往往會導致成本的變化。一些施工企業對工期成本重視不夠,尤其是工期與成本的關系很少深入研究,盲目趕上工期進度,勢必導致工程成本|考試|大|成本額外增加。
項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證工程質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通過有效規劃、組織、控制、協調等活動,實現預定的成本目標,盡可能降低成本,實現目標利潤,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的科學管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