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如何進行精細化控制?(圖文)
一、基礎文件
1.行業主管部門頒布的工程質量檢驗評價標準;
2.設計文件、招標文件;
3.工程合同文件:施工合同、監理委托合同、設計合同;
4.公司《質量管理辦法》和《工程首件制實施辦法》文件;
5.國家和政府有關部門頒布的有關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等文件;
6.《保世博加強建設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等文件。
二、質量管理體系結構。
1質量管理組織。
2質量保證體系。
在施工過程的各個階段,將通過組織保證、過程管理保證和制度保證形成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驁D如下:
三、質量控制的重點。
1.加強三個階段的設計優化和完善。
(1)施工放線后,路基、橋涵施工前,總部組織設計單位主要人員及相關單位對施工圖設計進行全面現場檢查,重點檢查施工圖設計與實際地質、水文、地形、地物的一致性。檢查沿線群眾跨越公路、灌溉、防洪等預留方案是否合理。根據放線后橋涵、保護等結構的具體位置、路線橫截面、橋梁長度;小橋涵及防護工程的位置、數量和結構形式;對局部路段的線位、標高、填挖方高度和坡度進行全面審查,設計單位應及時優化和完善施工圖設計。
(2)施工放線后指揮部正式開工前,路基、橋涵基本完成時,應邀請公司總部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對施工圖設計進行現場審核、優化和完善。
(3)路基橋涵工程基本完成時,指揮部根據已完成工程和現場的地質、水文、地形、地物等實際情況,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對全線排水系統、邊坡防護工程和橋涵工程進行全面質量回顧和進一步核查,并結合路基和水文地質條件優化完善路面工程。
(4)交通安全、機電、房屋建設等附屬項目實施前,總部組織相關設計單位逐處核實優化交通安全設施和機電現場設備,重點檢查機電管道通過橋梁和路面。
2.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總部應組織協調征地拆遷、管道搬遷、相關行政許可程序等工作,為施工單位順利開工創造良好的環境。
3.加強參建單位績效檢查。
開工前,指揮部應根據合同要求對參與施工和監理單位的進場性能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必須立即更換設備,直至符合合同要求。
4.總部應提前上報公司路面工程施工招標計劃。
一般情況下,土建工程招標在半年前完成。
5.對于交通安全、住房建設、機電等附屬項目,公司應在2009年底完成施工圖設計和施工招標,基本完成相關配套土建工程。應盡早安排附屬工程施工,減少工藝交叉沖突,減少路面污染。
6.A30管理室應在通車前3個月完成;機電工程外場土建、管道埋設等可能造成污染的工程應在瀝青路面鋪設前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應保留2個月的有效工期。
7.不斷總結,積極推進各項目建設管理的良好經驗和做法。
(1)所有重要單項工程、重要工序、重要部位、關鍵施工環節必須實行首件制。
(2)路基施工時,施工單位應提前安排影響路基連接的涵洞、通道、擋護等項目,減少路基斷點對路面等后續工程施工的影響。
8.嚴格執行見證取樣制度,確保建材性能穩定可靠。
嚴格按照總部發布的《林海公路(A20~A30)新工程試驗檢測項目及頻率匯總表(路基、橋梁、路面基層)》文件執行,特別是涉及結構安全的強度指標(壓實度、彎曲度、鋼筋強度、水泥混凝土強度等)。)必須保證檢測頻率和準確性和真實性,嚴禁偽造檢測數據和報告。
對于承包商工程自檢評分的項目,中心實驗室必須獨立平行自檢,頻率不低于20%。做好測試記錄,獨立評分項目。
四、質量管理措施。
1.檢查和現場檢查制度。
1.定期檢查質量。
根據質量保證體系控制程序的要求,指揮部定期組織質量檢查,一般質量檢查每月進行一次。每次檢查由總部、監理、第三方檢測單位和施工單位相關人員組成。通知檢查質量,對質量問題提出整改要求,責令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形成質量整改回歸數據。
2.現場檢查。
總部現場工程師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通過現場檢查、監督和監督承包商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質量控制程序的實施和施工質量。
(1)檢查監理現場質量控制程序的實施情況。
A.檢查監理人員的出勤率和履職情況。
B.檢查工序旁站監理情況。
C.檢查監理對工序施工質量的現場檢查,是否及時簽字認可。
D.檢查監理是否按規定抽樣,抽樣頻率是否符合要求,抽樣是否獨立進行。
E.定期檢查監理實驗室的試驗結果和中央實驗室的試驗結果,掌握質量。
F.抽查監理對分項工程的評估結果,并與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檢查。
(2)檢查現場施工質量。
A.檢查承包商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情況,質量負責人是否在位履行職責,質檢人員是否按要求進行過程自檢和檢驗報告,實驗室自檢試驗等。
B.檢查施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質量要求??偛楷F場人員應隨時檢查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特別是加強對變更工程施工數量和質量的檢查。
實行示范引路制度,參建單位嚴格執行公司《工程首件制實施辦法》文件。基于第一示范、全線推廣的原則,第一制抓住全線第一工程的質量指標進行綜合評價,總結質量控制、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環保施工經驗,指導后續工程施工。各施工單位首次完成的分項工程(如預制梁板、路基路面試驗段施工等)。經施工單位自檢后,監理單位必須通知總部和公司安全質量部進行評估,使質量監督門戶向前移動,以便盡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萌芽狀態的質量問題。
嚴格執行第三方檢測機構制度,有效打擊數據虛假行為。要創新工作機制,采取明檢、暗檢、專檢、抽檢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作用??偛控撠熋吭虏欢ㄆ诮M織一次以上的工序試驗和抽樣檢查(結合月度評估)。第三方檢測費用由業主承擔,但對于有檢測問題的項目,承包商整改后的復檢費用由承包商承擔。
由指揮部組織,以分項工程為單位,選擇質量實、外觀質量好的分項工程)進行技術交流和人員培訓,探索總結質量管理經驗,樹立質量標桿,推動工程質量提高水平。總部會同總監辦根據工程建設的不同階段選擇確定分項工程,并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價標準》進行全線評價,確定示范分項工程。如果2010年每次被評為示范分項工程,建議公司每季度質量評分加2分。根據項目進展情況,每月組織一次以上示范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