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江蘇省 > 江蘇勞務分包管理軟件
勞務分包中怎么給各項工程定價(圖文)
工程實踐中經常出現工程分包、分包等現象。一般來說,建筑企業要想經營,都需要找工程項目,以中標的方式獲得合同。然而,一些企業在獲得合同之后,也會選擇分包或者轉包出去。在承包商與勞務分包方之間,通過總包訂立一份黑白合同,以應付上級有關部門的檢查。但關于分包單位的定價問題卻讓許多造價人犯了難,今天我們就談談如何處理分包定價的問題。
怎樣才能判斷一個棍子的長短呢?
大多數人很快就想到找一把卷尺或者直尺來測量,并記錄在紙上進行數據對比,然后將結果公布給其他人。要是找不到尺呢?沒時間找一把尺?是否記錄的數據有誤?這都是間接的證明。假如再把一根棍子再放一根,大家就會馬上明白到底是長是短。為什麼許多人跑來跑去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也許經驗不夠,道理要說出來才懂。
勞務分包的價格管理也類似于上面這個例子,直接對幾個分包報價進行對比就得到了結果。有些造價人員忙得不可開交,把每一個工種的工價,包括每天人工消耗的數量,輔助材料的價格,市場租價等,收集到各種表格分析,這可說是徒勞的,就像自己去找尺子。
勞務分包的定價控制要以市場為主導,以成本計量為輔助的方法才會見效。先獲取可靠的分包人信息,通知分包人報價再進行對比,如果有5個自然會有高有低的價格,從中挑出2家分包商的2家分包。
本人企業外部數據參考意義不大,主要還是參照市場價格和歷史交易價格。市價是從市場競爭中尋求最優方案,歷史交易價格是對過去積累的工程資料進行整理而成的。
公司每天都要做人工工作,每天消耗大量的人力,這就是施工過程管理辦法。例如一段臨時墻要建起來,就要使用企業內部的規范。工程管理人員讓分包人去建筑工程,這份合同之外的簽證工作幾個工作日還是簽證多少錢是一個問題,通常企業不重視這些問題,項目經理隨意亂開亂畫,后期結算任何數據都無從查。如有企業管理辦法,每個工日砌筑3立方米砌體或230元每立方米砌體都有此規定,這一規定載于企業管理手冊,且轉包合同中包含了這類合同外簽證辦法,這一分包人也沒有理由拒絕,只能喊虧在管理手冊規定的基礎上加一倍。